能源研究分析师王旭峰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垄断是造成煤价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预计煤炭行业集中度还会进一步提升,一是因为煤炭资源税即将开征,另外一个原因是国企之间,国企民企之间一直在兼并重组。
在煤矿企业一线工作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董林调研发现,相当多的新矿工存在实践经验不足、适应岗位时长等问题,加上井下技术骨干的逐年退休,新老接替断层问题开始突出。同时,提高关键岗位薪酬福利待遇,加强舆论引导,吸引年轻人自愿向一线关键岗位流动。
全国人大代表董林建议,通过薪酬分配,引导培养煤炭行业关键工种高技能人才向一线流动在煤矿企业一线工作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董林调研发现,相当多的新矿工存在实践经验不足、适应岗位时长等问题,加上井下技术骨干的逐年退休,新老接替断层问题开始突出。同时,提高关键岗位薪酬福利待遇,加强舆论引导,吸引年轻人自愿向一线关键岗位流动。随着煤炭企业招工制度的改变,大中专毕业生、技校生逐渐成为企业用工主体,新一代矿工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现在科班出身的煤矿职工多了,但是愿意到一线的年轻职工少了,关键岗位的大拿也少了。
特别是一些年轻职工还存在眼高手低的思想,愿意干管理,不愿意干操作,造成企业在编岗位充足、关键操作技术人员短缺的奇怪现象。全国人大代表董林建议,通过薪酬分配,引导培养煤炭行业关键工种高技能人才向一线流动。中电联预计2014年全国用电量将增长7%,火电装机将增加7000万千瓦。
从以上所讲我们可以看到,神华目前所面临的压力就是全行业所面临的压力,这些压力形成的原因有外在的,更多的是内在的,这个问题是多数人都看到了。这个现象预示节后发电量将会快速持续回升。作为行业发展的主体,国有煤炭企业用辛苦挣出来的血汗钱竞相投资,买矿建矿,让人觉得煤炭行业迎来了千年遇的大发展大繁荣。五、电力企业所以有底气不拉神华的煤,有两个因素在支撑,一是进口煤,一是自有煤矿的煤。
三月三日《中国煤炭报》的报道:2013年,华能集团拥有煤炭生产能8464万吨,实际产煤7156万吨,中电投是7410万吨和6834万吨,华电是6495万吨和3400万吨,国电是5932万吨和5127万吨,大唐是4600万吨和1000万吨。愤怒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搞清楚神华为什么要下调价格,只有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看到目前煤炭市场的症结所在。
神华的煤价从三月开始下调,本来上周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只跌了3元/吨,整个沿海煤市已出现了企稳的迹象,可是本周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又下跌了11元/吨,这打破了人们的心理预期,市场上弥漫着恐慌的情绪,人们由恐慌而愤怒,都把矛头指向了神华的此次调价。这10年,煤炭行业头脑有点发热,投资过剩,建矿过剩,直接带来的是产能过剩。下面援引作者的几段话:改革开发后,煤炭行业就没有创造过真正的黄金期'。但为了避免一起灭亡的结果,许多市场经济体已走上了协商代替竞争的道路,像石油输出国组织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为效仿石油输出国组织,俄罗斯还提出了天然气生产国组织的设想,目前也一直处于协商之中。
实际上,从中国目前经济的大环境来说,对煤炭行业并没有特别大的压力,今年的两会,国务院提出了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仍然是7.5%。四、中国有老话说:打蛇打七寸,牵羊牵头羊。只要大家都对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努力,煤炭行业一定能度过目前的难关。去年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都出台了一些减税减费等行之有效的规定和措施,但远远解决不了当前的困局。
而且五大电力集团还有30多个在建煤矿。别三心二意,在产量上明降暗增,在价格上明升暗降,搞恶性竞争。
却给大家留下了一个糟糕的印象。而恰恰在这个时期,对之前所欠的职工工资福利和基础投资基本没有补上。
中国的煤炭行业不能走这一步,说明中国的市场经济还是个原始水平的市场经济。小煤矿的煤老板几乎没有付出成本,就靠国家的资源暴富了。这只是行业的一角,不是全貌。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对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煤炭行业自己制造的黄金梦就这样破灭了。二、神华目前已形成了路港矿一体的运行模式,如果销售出现问题,就不仅是港口的问题,也不仅是铁路和生产矿的问题,而是全系统的问题。所以有意识地减少与神华的合同兑现率,致使黄骅港的煤炭库存急剧上升,到了影响神华全系统正常运行的程度。
既然产能过剩是主因,那就该限产的限产,减产的减产。三、今年春节期间发电形势极为不好,是多年少见的,许多电力企业出力只有发电装机量的1/3,有的甚至只有1/5到1/6,所以电煤用量大幅减少,电厂库存大幅上升,从而导致港口煤炭库存快速上升。
即使大家津津乐道的所谓黄金10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搭上了经济发展快车的缘故。神华为什么调价?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神华的产能在整个煤炭行业全面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还实现了大扩张,据报道2013年神华集团产煤4.98亿吨,同比增加5600万吨,增长13%,销售压力剧增。
所以大家不必为神华这次降价带来的影响而恐慌,我们也希望神华作为行业的龙头老大能勇于担当,不要为一时的压力而放弃自己行业龙头的责任,不要忘记国家给央企的定位。中国煤炭行业的头羊就是神华,电力企业对此看得很清楚,所以只要把神华的价压下来了,整个行业的价一定跟着降。
煤炭行业要真正抱成团,必须一条心。至于今年春节期间的发电量大幅减少实际上也是一个好现象,是企业都不生产了,是大家都去享受假期去了的结果,这是发达经济体国家才有的现象在中国出现了。一位基层的职工干部都能看到问题的实质,我相信我们的高层领导也一定都看到了,可为什么做不到呢?为什么像神华这么大的央企,有那么多的高素质的人材,在产能全面过剩的情况下还大力地扩张产能呢?这可能是市场的规律使然,不论你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只要进入市场就只能以本企业的利益为至高无上的原则,为此不惜一切手段与其他的企业竞争,直至最后大家都陷入万劫不复的黑洞之中。这里想援引二月二十一《中国煤炭报》第三版上的一篇文章《我们创造过真正的黄金期吗》,作者田国志是山东临沂矿业集团公司纪委办公室主任。
从以上引述的田国志主任说的这几段话,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当前煤炭行业的症结之所在了与2013年度山东省内电煤销售合同平均含税基准价,下降了每吨68.39元或11.6%。
兖州煤业股份公布,该公司已签订2014年度山东省内电煤销售合同720万吨,较2013年度山东省内电煤销售合同量,减少34万吨或4.5%。另外,平均含税基准价每吨519.4元(人民币,下同),而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每千克4900千卡
贵州省六盘水市副市长尹志华说。专家认为,应遵循清费立税、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
目前,中国在石油、天然气等领域资源税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物价水平不高,煤炭是买方市场,实行从价计征改革对下游产业的影响较小,是推进资源税改革的最好时机。十年景气掩盖了矛盾,但2011年10月行业拐点出现,矛盾再次凸显,客观上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煤炭税费制度体系。贵州省财政厅税政法规处处长杨秀斌说,从近3年来的统计数据看,贵州资源税收入不足5亿元,占一般财政预算收入的比例非常小,是典型的小税种之一。
长期而言,要达到以税收增加成本的方式来减少能源需求的目标,应实行渐进性调整,分阶段提高税率。基层政府既得利益受损。
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在60%以上。短期而言,税的增加量应该小于或等于费的减少量,降低对煤炭和下游产业的冲击。
长期致力于煤炭行业发展研究的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岳福斌说,煤炭行业负担重长期存在,在十年景气时期,煤炭企业依靠相对粗放的生产方式,克服了过重的税费压力,延续着向规模和价格要效益的发展路径。长期以来,资源税从量计征税负低且税收费化严重,导致煤炭行业增长方式相对粗放,由从量改为从价计征已渐成各方共识。
本文由长话短说网发布,不代表长话短说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cp8f7.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07a40/789.html